新浪科技讯 8月7日上午消息,第十六届ChinaJoy闭幕。回看这场被称为“全球数字娱乐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年度盛会”,或许已经失去了“最”的光环。
这里越来越像一个“大杂烩”的朝圣之地,玩家们慕名朝拜,厂商们借机品宣,游戏、影音、动漫、直播、外设、周边……各种与泛娱乐沾边的产业涌入其中,花哨的舞台上、嘈杂的音量中、Showgirl的伴舞下,一切都在竭尽所能博人眼球。
然而,相同的景象已连续上演了多年,一切都显得套路满满。
在过去的4天中,十余万玩家涌入场馆内,人流在馆间缓缓涌动。展位前,主持人高喊着互动游戏的规则,三五成群的玩家们在台下应和,“showgirl”、“coser”、周边产品等成为争夺人气的杀手锏。
但是,繁华舞台的背后往往是现实的凄凉:泛娱乐的世界中不会掺杂虚假,游戏的生命存在周期,玩家的选择决定了厂商的留存。很多去年还火爆全场的品牌,今年却已不见踪迹。
这其中也存在两种现象,一是厂商自身的经营困难导致品宣乏力,二是选择在其他渠道推广。
毕竟,随着平台、资源及途径的增加,CJ已不再是厂商唯一的宣传渠道。目前,类似的展会随处可见,包括斗鱼嘉年华、腾讯嘉年华、B站BML等,另有一些垂直领域小展会。
回想几年前,CJ是国内厂商发布新游的首选之地。很多经典游戏出自于CJ,例如九城曾在此宣布代理《魔兽世界》,西山居发布过《剑网3》等。
而如今,多是小厂商们在此集中发布新品,对于拥有独立品宣的大厂们,它们可以在任意时间地点举办活动,CJ变成了一个秀业绩、增加关注与互动的副舞台。
有参展商坦言,在CJ上买展位的性价比较低,“每年都来,不来就会引发其他厂商猜想,但人流都被大厂和主流游戏吸走了,我们小厂的交易额在减少,实际意义也正在逐年减小”。
但另有展商认为,尽管如此,CJ依然是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游戏展会,它依然代表着最前沿的行业动态,从中可挖掘潜在机会。
在这里,大小厂商的诉求或许截然不同。
舞台上,腾讯和盛大宣传着文化理念,完美世界在谈论电竞之路,而小长们则在推广着一两款游戏,甚至纯粹为了品牌露出而参展。他们也在观察,CJ能为厂商带来多大的效果,面对越来越多的大小游戏展会,CJ的品牌优势,到底还能持续多久?(韩大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