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汤剂什么效果更好?中药的具体疗效与煎药方法密切相关。应注意以下细节。
选择合适的煎药容器。
更好用陶罐、砂锅、搪瓷罐等。用于中药煎服。
避免使用铁、铝、锡等腐蚀性器皿。
使用腐蚀性器皿煎药可能会产生化学反应,直接影响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。
如何首乌、五倍子中含有鞣质,遇铁会发生化学反应,影响药效。
中药浸泡
临床常用的中药饮片都是干品。煎煮前浸泡中药,可以溶解药物的有效成分,缩短煎煮时间。
大部分药物可以用冷水浸泡10分钟左右,种子、果实、根类药物可以浸泡更长时间。
同时,夏季浸泡时间不宜过长,冬季可适当延长。
煎煮时间和用水量
熬制中药时应使用清洁无污染的生活用水。每次煎药加水,水量不超过药面3厘米。
根据不同质地药物增加或减少用水量。
质地坚硬,需要长时间油炸,质地疏松,挥发性药效保证基本用水量。
煎煮的热度和时间
沸腾可分为文火和猛火。
一般情况下,煎药应先用武火,后用文火,即在煮沸前用武火,煮沸后用文火,保持微沸状态,以免药汁溢出或煮出过快。
一般中药煎30分钟左右;
治疗感冒的中药可煎15~20分钟,但不宜久煎,以免有效成分挥发;
有效成分难煎的矿物质、骨角、甲壳类、滋补品,通常需要长时间文火慢煎。煮沸后继续煮30 ~ 60分钟,使有效成分溶出。
煎煮次数
一般来说,一剂药煎两次,最多3次。
煎药时,药物的有效成分会先溶解在进入药物组织的水溶液中,再扩散到药物外的水溶液中。当药物内外溶液浓度达到平衡时,由于渗透压平衡,有效成分不再溶出。
这时只有将药液滤出,加水煎煮,有效成分才能继续溶出。为了充分利用药材,避免浪费,更好一剂煎两次。
之一次煎煮用武火煮沸约5~10分钟,再用小火煎煮约10~15分钟,倒出药汁。
第二次煎药时,加入高于药面1cm左右的常温水,大火煮沸后立即改为小火煎药15 ~ 20min,然后倒出药汁。然后,将两种熬制的药液混合在一起,分几次服用。
特殊煎煮方法
需要先煎的药要分开浸泡,用武火分开煎,用文火煮,继续煎10~15分钟,再加入之一次煎出的药液,与其他药物同煎。
一般服用后需要的药物在之一次煎锅前5~10分钟放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