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武术器械中的硬鞭,多以坚木制成。
硬鞭的基本技法有:架、格、挡、摔、砸、截、戳、盘、扫、搅、扳、捆、削、刺、撩、剪、括、旋、拔、盖、掣、攒、撑等。
硬鞭的主要套路有:金家鞭、尉迟鞭、太师鞭、子胥鞭、黑虎鞭、滚龙鞭、十三莲花鞭,桥梁救主鞭等。
软鞭:软鞭泛指以环串连数节由细钢棒或细铜棒连缀在一起制成的软器械,由缥头、握把、中间若干铁节组成,节与节之间用圆环相连,有七节、九节、十三节之分。长度略次于身高,其动作以缠绕和抡圆为主。九节鞭便于携带,目前仍很流行,演练者多在鞭的两端系上绸块,抡动时可呼呼作响,以增添观赏性。
九节鞭是以铁环串连九节金属短棍(包括一节鞭头,一节把柄)而制成的软鞭(也有除把柄外为九节者)。各节间由三个铁环串连,中 环扣连于两节之节端圆孔,其他两环挂于中环两侧以为装饰。近鞭头的饰环上缚有称为鞭彩的彩绸。九节鞭通常由鞭把、鞭头和中间8个钢节组成,每节用3个圆环连接起来,故称:九节鞭。九节鞭的长度,一般以人体直立。握把齐肩、鞭头自然下垂触地为宜。握法有阳把和阴把两种。握把手心朝上,鞭身在拳眼部位下垂的为阳把,反之为阴把。九节鞭软硬兼施,可长可短,携带方便,或收握手中,或围于腰际,也常被列为索击暗器的一种。
九节鞭运动轨迹以圆为主,借助于手臂摇动和身体各部位的转带,或打鞭的某部位来增加动力和改变圆心及方向。要求纵打一线,横打一片,收回一团,放出一片;收回如虫,放出如龙;收回如鼠,放出如虎。练习时,要求身随鞭走,鞭随人动。其鞭法主要有缠、抡、扫、挂、抛,以及舞花、地趟鞭等动作。
动作招势有:里外拐肘、斜披红、左右骗马、百蛇吐信、扫地龙、金丝缠葫芦等。九节鞭的运动方式分为单鞭和双鞭,以及与其他器械配合的,如刀里加鞭。
几种软鞭:
1、杆子鞭:相传杆子鞭脱胎于古代西域牧羊的鞭子,故有人称之为西域鞭。也有人认为它是从马鞭杆衍化而来。传说杆子鞭是汉代一个名字叫铁盖的牧羊人创造的,因为铁盖牧羊时,常有狼袭击羊群,铁盖便用牧羊鞭抽打饿狼。经后人不断演习发展创造而成的,故又称护卫鞭。
2、皮鞭:以生牛皮或牛筋制成。也可以以麻绳编制后,用油浸透,方可使用。长度按需要而定,可长至二丈,也可短于数尺。
3、短鞭;短鞭没有鞭把,只有鞭身,鞭身以生牛皮或生牛筋编制而成,长度为三尺至四尺半。
与鞭相关的人物故事:
1、尉迟敬德:大唐名将,座驾:乌骓马,兵器:水磨竹节鞭,经典之战:玄武门。
2、伍子胥:吴国名将,经典之战:伐楚灭越,掘墓鞭尸。
3、袁崇焕:大明名将,座驾:银色拳花马,兵器:虎眼竹节鞭,经典之战:宁远大捷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